高以翔個人簡歷(高以翔背后的浙江衛視)
作者:馮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壹
11月8日,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追我吧》首播。7天后,浙江衛視迎來了一位新總監,他叫林涌。19天后,藝人高以翔在《追我吧》錄制現場猝死,輿論洶涌。節目停播。浙江衛視稱,“我們會義不容辭承擔責任”。
擔任衛視總監的第一天,林涌就帶著浙江衛視的百名干部們來到蕭山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浙江廉政文化基地)開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動,一同觀看廉政警示片《警鐘長鳴》。當天,浙江衛視紀委開通了一個反腐倡廉的公共號“清出于藍”。
也就是在他履職的前一天,浙江省紀委發布消息,浙江衛視總編室原主任陶燕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調查。
陶燕拿過浙江省的新聞獎,還獲得了“《綜藝》年度制作人”獎項。她主導過大型綜藝節目的生產制作,擔任過《中國夢想秀》、《十二道鋒味》等節目的總策劃、總導演工作。
她長期在浙江衛視工作,做過主持人、制片人、總編室主任等職。擔任總編室主任時,她主要分管電視劇、宣傳管理、品牌宣傳等七個部門。今年3月,她離開浙江衛視,成為浙江傳媒學院的一位教師。
電視劇購銷是廣電系統腐敗的重災區。
安徽廣電原臺長張蘇洲,是一位曾被評為“《綜藝》年度人物”的落馬官員。他的一個犯罪手段就是借助電視劇采購斂財,10多家影視公司曾重金向他行賄。辦案人員發現,2011-2013年間,安徽廣播電視臺共采購電視劇327部,總價24億元,形成了庫存積壓。
除此之外,廣告經營、設備采購、工程招標建設也是腐敗的溫床。
廣電系統反腐形勢依然嚴峻復雜。2014年央視郭振璽受賄案之后,當年廣電系統被調查問責的人員達到49人,為5年來最多。接著,安徽廣電、江蘇衛視、四川廣電、湖南廣電都出現過窩案。
據《法制日報》的報道,2012年浙江省開展廣電系統貪污賄賂犯罪和違法違紀專項行動,查辦案件104件,人數108人。
今年3月,浙江省紀委在官網發布了一篇有關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的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通報中稱,“其中對違規違紀的,立案1件,了結1件,給予黨紀處分2人(黨內警告2人);組織處理3人(免職1人、調整崗位2人);誡勉5人,教育提醒42人次;新制定制度19項,修改完善制度10項?!?/p>
就在11月29日,即高以翔去世兩天后,浙江省紀委在官網公布了一則消息,標題為:《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倪政偉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倪政偉今年6月開始接受調查的。履歷信息顯示,倪政偉在浙江衛視工作了二十余年。
這就是浙江衛視的11月——曾在浙江衛視就職的兩位人士,接受有關部門調查,接受處分;高以翔節目現場猝死,引發輿論關注以及對浙江衛視的批評;一個名叫林涌的人成為浙江衛視的總監,他上任的第一天,是組織廉政教育。
貳
2008年夏天,浙江衛視迎來一位總監,他叫夏陳安。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情是,當著集團領導的面下了軍令狀:兩年內干不好,就卷鋪蓋走人。
2008年之前,浙江衛視還是個在二三流的省級衛視。夏陳安隨即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頻道轉型為“中國藍”。浙江衛視采取了嚴格的考核制度,每天進行收視分析考核,達標的當天可以領取獎金,不達標的要補課。
他打造的《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等綜藝節目在全國風靡。熟悉綜藝的觀眾大概都有個印象,過去浙江的綜藝節目的名字都是五個字,這也是夏陳安組織員工一起想出來的。
浙江衛視逐漸躋身衛視第一陣營。夏陳安在采訪時,會強調一個電視臺的“氣質”。而浙江衛視的“氣質”,在觀眾眼里,逐漸偏向真人秀跟娛樂。
2015年初,夏陳安辭職。他后來加入影視公司北京文化,擔任總裁,但干了兩年后又辭職了。有報道說,他并沒有讓北京文化在綜藝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去年,夏陳安跟四川傳媒學院一同組建了綜藝影視學院。他最新的消息停留在去年年末,他在采訪中說:找到社會熱點和痛點就可能產生爆款。
2015年,接替夏陳安擔任浙江衛視總監的人是王俊。王俊本身也是浙江廣電體系統的老人,做記者時拿過新聞獎。2002年轉做經營,后來升為浙江衛視營銷廣告中心主任兼廣告部主任,為浙江衛視帶來不少收入。
入職不久,他在一次圓桌講話中說:未來的電視競爭不是老三“干掉”老二,或是老二“干掉”老大,而是誰有可能“干掉”電視。他認為,電視臺在互聯網、新媒體的包圍下,要有所突破。
今年3月,王俊從衛視辭職,加盟了阿里巴巴,在阿里大文娛部門做高管,負責優酷業務。
而在總監職位空缺8個月后,林涌成為浙江衛視總監。
林涌是從浙江衛視的一個新聞記者開始起步,他上一份職位是浙江衛視經濟生活頻道的總監,在11月初的一次客戶溝通會上,他表示,流量擴張是永恒的主題。
月底,高以翔錄制節目時去世。流量,可產生收益,也可產生事故。
* 題圖源自《追我吧》視頻截圖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于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布“黑名單”并追究法律責任?!吧虡I人物”只愿與尊重知識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