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總裁唐巖個人簡歷(陌陌創始人唐巖身價90億)
近日,2019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推出了「全球少壯派白手起家榜」,將40歲以下(包括40)且白手起家的富豪進行了排名。
其中,陌陌創始人唐巖夫婦也榜上有名。唐巖今年剛好40歲,與夫人一起排在第40位,身價高達90億人民幣。
就財富值而言,唐巖不是最亮眼的,但他的創業經歷非常有意思。
那么,他到底做對了什么?哪些可以為我們所借鑒呢?
網易工作8年后創業,深厚積淀才有機會爆發
早年,唐巖只是一個普通的小鎮青年,北漂到京城尋夢。
由于得到資深媒體人黃章晉的推薦,他在2003年加入網易。
憑借聰敏與好學,唐巖在網易一路扶搖直上,在擔任過網易評論頻道主編、奧運頻道負責人、新聞中心總監等一系列職位后,終于在2011年4月被任命為網易網站部總編輯。
然而,不安分的唐巖,僅僅在總編輯的位子上坐了不到半年,就在當年9月辭職,創立了陌陌。
應該說,唐巖創業能成功,和在網易的8年工作經驗有關聯。
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一,長年從事媒體編輯工作,會具備高度的社會敏感性,對人性有更深的認識。而懂人性是做社交的必須,因此唐巖練就的人性認知促成了陌陌的生長。
其二,在網易這個平臺上,唐巖某種程度上做到了「一哥」,在此類高管職位,必然會接觸許多同樣的精英人士,這些優質人脈除了為他提供創業思路,還能為陌陌提供實際的支持。
唐巖的這段經歷,是具有普適性的。
換句話說,想要創業的人,最好先到大公司去歷練一段時間。
邏輯在于,從難度上來看,創業必然要難于打工。如果連打工都做不到優秀,貿貿然去創業,又談何成功呢?
曾經有一份創業調研報告提到,最適宜創業的年齡,是30歲以上。
這就側面說明了,具有足夠工作經驗的人,創業的成功率會相對高一些。
誠然,我們也會看到一些從大學退學,創業成功的例子,比如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但是,這些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
創業本身,已經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了。在踏出這一步之前,擁有厚實的工作經驗積累,才能降低前行的風險。
創業之前先想失敗,凡事都要做最壞打算
唐巖創業之前,和他老婆張思川有一段有意思的對話。
唐巖問:萬一失敗了怎么辦?張思川說,無所謂,接著上班。他又問:創業了就不想上班怎么辦?她說,那就再創業唄。他接著問:失敗了能不能把房子賣掉?她說可以。問到第四個問題時,她不耐煩了:不行就離婚。
唐巖心里有底了:起碼能試3次。
可以說,唐巖在開始創業之前,對失敗已經有了充分的預期。
這是一種十分可取的理性態度。
畢竟,在創業路上,能冒出來成為人中龍鳳的,僅僅是鳳毛麟角。更多的創業者,都倒在中途,甚至在起步階段就被掐滅。
根據一份創業調研報告,創業公司在3年內倒閉的概率達到95%以上。
所以,失敗才是創業的常態。
這一點,唐巖在創業成功后也有提及,他曾在一篇創業感悟里說到:
「創業成功本身是一個非常小概率的事情,所有創業者應該始終記著這個最大的前提?!?/strong>
因此,對于普通人來說,也應該學習這種思維。
敢闖敢拼,是一種可貴的精神。但是,這種突破的嘗試,都要有一個前提:考慮好最壞的情況。
如果最壞的情況都能承受,那么就可以放開手腳去做;反之,如果失敗的代價太大,超出承受的范圍,那么不做才是真正的理性選擇。
這就好比股市投資。
股票市場波動巨大,真正成熟的投資人,在買入之前都會考慮到最壞的情況,比如股票最多會跌多少,最終損失是否可控。
相反,一般的散戶倒是十分樂觀,想的都是賺一把就走,幾乎不考慮虧錢的情況,更有甚者動用杠桿,結果是自己兩行淚。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一邊擺脫舒適圈,敢想敢干,同時又要反復推演可能的后果,來評估自己的承受程度。
陌陌公司「不太努力」,創業水深水淺試過才知
眾所周知,創業是一個十分艱辛的過程,可以說是拿命換成功。
特斯拉CEO馬斯克也說過:創業就是嚼著玻璃凝視深淵。
然而,同為創業者的唐巖似乎不這么認為。
「我也是第一次創業,之前都被這幫人(嚇唬),也不知道他們確實是這樣子還是喜歡嚇唬人,把過程描述得那樣艱難,一個出租屋,幾箱方便面,打個赤膊,放個風扇,72小時不睡覺,我們都沒體會?!?/strong>
甚至于,唐巖還說陌陌不是一個太努力的公司。
為什么唐巖「不太努力」就能夠成功呢?
這和唐巖的創業觀有關,他認為創業不能靠加班。
他也曾經和羅永浩說過:CEO應該只做三件事,一是正確融資,二是在關鍵位置找到關鍵的人,三是定好大戰略,其他事不該管的就少管。
這就是唐巖的管理哲學。
最關鍵的是,這種理念是唐巖親身創業之后,才領悟到的。
在此之前,唐巖也總被一些大公司的創始人嚇唬,說得創業就像是地獄一般。
這讓我想起小馬過河的故事。小馬自己走進河水之后,才發現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創業也是這樣的一條河。雖然我們知道創業艱難,但是到底有多難,是否所有的創業都那么難,這就只能通過自身「試水」才知道了。
實際上,創業是講究行業賽道的。
有些賽道,相對容易存活,但是非常難以做大,典型的比如餐飲行業;有的賽道,生存無比艱難,然而一旦做大了,就是贏家通吃,比如互聯網行業。
因此,對于有意創業的人,在被告知前路艱險之后,也要親身嘗試,才會有更切實的體會。